近日永旺配资,央视首次公开火箭军洲际导弹发射现场的影像,一枚庞然大物从地下深处咆哮升空、直刺苍穹的那一刻,仿佛时间都静止了。
更让人心潮澎湃的是 ,在这同一时刻,解放军潜艇正在深海中悄然穿越假想敌潜艇封锁圈,一场关乎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大演练正在同时展开。如此震撼的场景, 不仅是科技和军力的集中展现,更是国家意志与军人信仰的真实写照。
2024年9月25日8时44分,一个注定写入中国军事发展史册的时刻,火箭军在某基地成功发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,导弹划破长空,飞向遥远的太平洋预定海域。这是一次常规军演安排,但从技术到战术,从准备到执行,每一步都透露着非凡的意义。
导弹启动瞬间,巨大的井盖腾空弹起,钢铁巨龙在烈焰中破井而出,直冲云霄。这枚被称为“东风快递”的洲际导弹,全长32.6米,重达183吨,静卧于30米深的发射井中,仿佛一头沉睡的巨龙。
而当“发射”命令下达,它便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燃料注入、点火升空,整个过程精准、高效、无懈可击。
展开剩余84%火箭军某旅官兵赵静回忆当时的情景时,眼中闪烁着泪光。他说,“这家伙飞得有多远、打得有多准,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就有多稳当。”这句话听似朴实,却道出了无数火箭军官兵心中的信念和使命。一发导弹背后,是几十年的技术积淀与无数日夜的训练汗水。
这次发射使用的是模拟弹头,却精准命中几千公里外的预设海区,圆概率误差控制在70海里内,展现出中国洲际导弹系统在射程和精度上的“双重突破”。
更令人惊叹的是,整个飞行过程,导弹的姿态控制与轨迹切换极为灵活,这说明其具备强大的变轨能力和突防能力,堪称现代导弹技术的集大成者。
与此同时永旺配资,央视罕见披露了解放军海军潜艇出海执行远洋任务的画面。一艘战略核潜艇悄然驶离港口,逐渐进入深海海域,一场不为人知的海底战役悄然展开。
在这次任务中,官兵们不仅要在极端复杂的海况下完成远航,还要应对突发险情。在模拟舱室管路破损的情况下,全艇上下必须在保持绝对静默的前提下迅速处置,以避免暴露位置。
潜艇一路穿越假想敌的反潜封锁圈,最终抵达一个此前从未到达的战略海区。这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,更是战略意图的释放:中国海基核力量已经具备深入远洋、威慑纵深的能力。在这一过程中,官兵们展现出的沉着、果断和应变能力,令人肃然起敬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确保导弹试验的万无一失,解放军海军派出多艘舰艇远赴西太平洋水域,在预定海域执行待命和回收数据舱的任务。
这不仅考验作战协同能力,也展示了中国远洋海军行动的高效与迅速。在美军侦察机和澳大利亚战舰在场的情况下,解放军舰艇以仅5分半钟的速度完成数据舱打捞任务,避免了任何敏感信息的泄露,展现出极高的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。
从技术层面看,这次“洲际快递”的发射,是中国军工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。东风5B导弹采用分导式多弹头设计,可携带6枚核弹头,以20马赫的末端速度精准打击多个目标。
不仅如此,导弹配备了智能弹头分配系统,弹头在太空中可进行随机轨迹变换,大幅提升突防能力。面对如此复杂轨迹和速度,美军反导系统几乎毫无招架之力。
尽管东风5B采用液体燃料设计,但其推力大、性能稳定,具备强大的变轨能力。如今,随着燃料长期预注技术的突破,这头“地下巨龙”已能实现24小时战备待命,不输于固体燃料导弹的快速反应能力。
其存在本身就是对全球战略平衡的一种重塑,美国五角大楼甚至在《中国军力报告》中明确指出永旺配资,将专门预留200枚核弹头用于应对东风5B井群,可见其战略威慑效应之大。
在这次导弹发射前,中国国防部已经提前向相关国家通报,并明确了禁航时间与区域。美方对此公开回应称“提前收到中方通知,这是好事”,这不仅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姿态,更表明了我国在战略透明度方面的高度自信。
这种既展示实力又彰显理性的做法,正是当前国际安全格局中不可或缺的稳定因素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即便是“老将”东风5B,也在不断进化。
卫星影像显示,至少有12个东风5系列发射井完成了恒温恒湿改造,结合北斗三代系统的米级定位精度,这些冷战时期的战略武器如今焕发出全新生命力。 导弹不仅能打固定目标,甚至具备对移动舰艇的精确打击能力,这种跨领域的技术融合,让太平洋的力量天平悄然倾斜。
西方媒体对此自然不会放过炒作的机会,纷纷渲染所谓的“中国导弹威胁”。但真正让他们焦虑的,不是中国的“进攻性”,而是中国防御体系的逐步完善与自主可控。
如今,东风-26覆盖整个西太平洋,东风-17高超音速水漂式突防能力打破传统防空体系,而东风-41则在战术层面实现分钟级响应时间,解放军导弹部队已逐步形成“高效、立体、全域”的战略打击体系。
这些突破背后,是一代代科研人员默默耕耘的成果。从算盘计算弹道参数,到建立全球最大风洞群, 从模拟试验室到实弹发射场,这些点滴进步凝聚成今日中国军事实力的磅礴之势。他们是无名英雄,却为国家筑起了最坚实的盾牌。
从1980年的“580任务”到如今的“太平洋快递”,中国洲际导弹技术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道路。那一次,为了测试“东风5”, 解放军派出18艘舰艇远赴南太平洋执行任务,仅用5分半钟完成回收,避免了美军的技术窃取。
如今,我们的导弹技术、海军行动、战备能力早已今非昔比,从不敢公开,到主动披露,这背后是一种自信的转变,是战略意图的成熟释放。
今天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导弹试验的成功,更是中国国防力量迈向世界一流的坚定步伐。那些沉默的守护者,那些在深井、在深海、在雷达屏幕后默默坚守的身影,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“国家脊梁”。
一声令下,导弹破空而出;一声令下,潜艇直入深海。 这是中国军队的速度、中国军队的力量、中国军队的担当。在这个动荡的世界中,有这样一支部队守护着我们,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、热泪盈眶?
信息来源:
我军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画面披露!
2025-07-31 10:51·环球时报
信息来源:
我军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画面披露!
2025-07-31 10:51·环球时报
发布于:河南省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